PRESS CENTER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自动层析柱:原理、结构与在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中的关键作用
详细内容

自动层析柱:原理、结构与在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中的关键作用

一、引言


在生物制药领域,分离纯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自动层析柱作为一种先进的分离技术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融合了多种科学原理和精密的结构设计,为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抗体、核酸等)的高效、精准分离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自动层析柱的原理


  1. 层析原理基础
    自动层析柱的工作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固定相是填充在层析柱内部的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材料,如硅胶、离子交换树脂、亲和介质等。流动相则是一种液体,通常是缓冲溶液或有机溶剂,它携带待分离的样品通过固定相。当样品进入层析柱后,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吸附 - 解吸或分配过程。由于不同组分与固定相的亲和力不同,它们在柱内的移动速度也就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2. 不同层析模式原理

    • 离子交换层析:在离子交换自动层析柱中,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当样品溶液通过层析柱时,带电荷的生物分子会与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发生相互作用。例如,对于阳离子交换层析,带正电的生物分子会与树脂上的阴离子基团结合。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离子强度或 pH 值,可以使结合的生物分子依次洗脱下来。不同生物分子所带电荷数量和性质不同,因此它们在离子交换层析柱中的洗脱顺序也不同。这种方法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尤其是对于电荷差异较大的分子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基于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如抗原 - 抗体、酶 - 底物、受体 - 配体等。在亲和自动层析柱中,固定相上偶联有与目标生物分子有特异性亲和力的配体。当含有目标分子的样品通过层析柱时,目标分子会特异性地与配体结合,而其他杂质则直接流过。然后通过改变洗脱条件(如加入竞争性配体或改变 pH、离子强度等),将目标分子从柱上洗脱下来。这种层析模式具有极高的选择性,能够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高效地分离出目标生物分子。例如,在单克隆抗体的生产中,利用蛋白 A 或蛋白 G 亲和层析柱,可以特异性地捕获抗体分子。

    • 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自动层析柱利用的是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柱内填充的是具有一定孔径分布的凝胶颗粒,如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等。当样品溶液通过层析柱时,大分子物质由于不能进入凝胶颗粒的内部孔隙,只能沿着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快速通过层析柱;而小分子物质则可以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在柱内的路径更长,因此洗脱时间更晚。这种方法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级分离,根据分子量大小将不同的生物分子分开,同时也可用于去除样品中的小分子杂质,如缓冲液中的盐离子、小分子添加剂等。


三、自动层析柱的结构特点


  1. 柱体设计
    自动层析柱的柱体通常由高强度、化学惰性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玻璃或塑料(如聚醚醚酮,PEEK)。柱体的尺寸根据处理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实验室规模的小型柱(几毫升到几十毫升柱床体积)到工业规模的大型柱(几百升甚至更大)。柱体需要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液体泄漏,同时要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因为在层析过程中,流动相的流速和压力对分离效果有影响。在柱体上通常有进出口,用于连接输液系统和收集系统,进出口的设计要确保液体均匀地分布在柱床的横截面上,避免出现沟流等影响分离效果的现象。

  2. 填料与装填技术
    填料是自动层析柱的核心部分,其选择取决于层析模式和目标生物分子的性质。如前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亲和介质、凝胶等是常见的填料。填料的粒度、孔径、形状等参数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例如,较小粒度的填料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同时也会增加柱压,需要更精密的输液系统。填料的装填技术至关重要,装填不均匀会导致柱效降低。在装填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填料均匀地填充到柱体内,使柱床具有良好的均一性。一些先进的自动装填设备可以精确控制填料的装填量和密度,保证层析柱的性能。

  3. 自动化控制系统
    自动层析柱配备有复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是它与传统层析柱的重要区别。该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流动相的流速、温度、压力等参数。流速的精确控制对于保证分离效果的重现性非常关键,不同的层析模式和样品需要不同的流速。温度控制系统可以保持层析过程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因为温度变化可能影响生物分子的活性和层析的分离效果。压力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检测柱内压力,防止压力过高对柱体和填料造成损坏,同时也能根据压力变化判断柱内是否出现堵塞等异常情况。此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进样、自动收集洗脱液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四、自动层析柱在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1. 蛋白质类药物生产
    在蛋白质类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等)的生产过程中,自动层析柱是关键的分离纯化设备。以胰岛素生产为例,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微生物或细胞中表达胰岛素前体,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得到含有胰岛素前体的粗提液。利用离子交换自动层析柱可以初步分离胰岛素前体与大部分杂质,根据胰岛素前体的电荷性质,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洗脱条件。接着,通过亲和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利用胰岛素前体与特定配体(如镍离子亲和树脂用于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胰岛素前体)的特异性结合,获得高纯度的胰岛素前体。最后,再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去除小分子杂质,并对胰岛素进行精制,得到符合药用标准的胰岛素产品。在整个过程中,自动层析柱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分离能力确保了胰岛素的产量和质量。

  2. 抗体药物研发与生产
    抗体药物是当前生物制药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中,自动层析柱的应用贯穿始终。在抗体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包括宿主细胞蛋白、DNA、培养基成分等。首先使用亲和层析柱(如蛋白 A 或蛋白 G 亲和层析柱)特异性地捕获抗体分子,这种亲和层析柱对抗体的选择性极高,可以在一步操作中去除大部分杂质。然后,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柱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柱等进一步纯化抗体,调整抗体的电荷和疏水性等性质,提高抗体的纯度和活性。最后,凝胶过滤层析柱用于去除抗体聚集体和小分子杂质,确保抗体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自动层析柱的自动化操作和高分辨率分离能力,使得抗体药物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并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 核酸类药物的分离纯化
    随着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发展,核酸类药物(如 siRNA、mRNA 等)的生产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核酸类药物的制备过程中,自动层析柱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合成的核酸产品,需要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等杂质。离子交换层析柱可以根据核酸的磷酸基团所带负电荷与树脂的相互作用,对核酸进行分离。同时,通过调整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和 pH 值,可以实现对不同长度、不同修饰的核酸的选择性洗脱。此外,亲和层析柱在一些特殊核酸药物的纯化中也有应用,例如利用与核酸特异性结合的配体来捕获目标核酸分子。凝胶过滤层析柱则可用于去除小分子杂质和对核酸进行分级分离,确保核酸类药物的纯度和质量,为基因治疗等应用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产品。


五、结论


自动层析柱凭借其先进的原理、精密的结构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物制药的分离纯化领域占据着核心地位。它能够满足生物大分子药物生产过程中对高效、精准、稳定分离的要求,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提取出高纯度的目标药物分子。随着生物制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自动层析柱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新型生物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推动生物制药产业朝着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客服电话(7*24小时)

13816835909、18918050949

单位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莘砖公路668号262室(注册地址)

工厂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达路86号

商务办公: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951号

邮箱:rrsvvv168@163.com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